29
2018
-
03
人民日報:“世界長壽之鄉(xiāng)”廣西巴馬探秘
“長壽河”壽星多???公路邊,舒展著一條翠玉般寧靜純潔的河流,兩岸群山如黛,翠竹婆娑。久居城市的人,漫步在這條綠得讓人心醉的河畔,無不心曠神怡。?????這條美麗的河就是貫穿廣西巴馬?縣中部的盤陽河,她不僅是巴馬的“母親河”,也是聞名遐邇的“長壽河”———盤陽河兩邊,由長壽老人組成的“長壽屯”比比皆是,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長壽區(qū)域。???盤陽河從鳳山縣袍里鄉(xiāng)的坡心水源洞激蕩而出,水源洞旁邊的坡心屯,住
作者:
“長壽河”壽星多
公路邊,舒展著一條翠玉般寧靜純潔的河流,兩岸群山如黛,翠竹婆娑。久居城市的人,漫步在這條綠得讓人心醉的河畔,無不心曠神怡。
這條美麗的河就是貫穿廣西巴馬 縣中部的盤陽河,她不僅是巴馬的“母親河”,也是聞名遐邇的“長壽河”———盤陽河兩邊,由長壽老人組成的“長壽屯”比比皆是,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長壽區(qū)域。
盤陽河從鳳山縣袍里鄉(xiāng)的坡心水源洞激蕩而出,水源洞旁邊的坡心屯,住著五六十戶壯族人家,300多人,現在有4位百歲以上老人。
第二個盤陽河畔的長壽村是巴馬縣甲篆鄉(xiāng)平安村巴盤屯,這里是清一色的黃姓壯族人家,560多位居民,目前10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有5人:黃卜漢、黃卜新、黃媽鳳來、黃媽美金、黃媽優(yōu),80至99歲的老人有25人之多。
距巴盤屯不遠的甲篆鄉(xiāng)松吉村松屯,被稱為“百歲鴛鴦屯”,因為這里曾有一對百歲“鴛鴦”,男的叫黃卜吉,女的叫黃乜吉,兩人都活到了101歲,他們以種地打魚為生,勤勞樸實,互敬互愛,真正是白頭偕老了。
第4個“長壽屯”是號稱“小桂林”的甲篆鄉(xiāng)甘水村。這里二十世紀出了3個百歲老壽星,一個叫羅乜成,活了109歲;一個叫潘乜牙,活了116歲;一個叫楊乜春,活了111歲。如今甘水村還有4位90歲以上老人,80至90歲的老人有35人,60歲至79歲的老人有110人之多!長壽現象源遠流長
1964年,全國進行第二次人口普查,發(fā)現巴馬的百歲老人有28人;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,巴馬的百歲老人增至50人;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,巴馬的百歲老人又增至66人;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,巴馬的百歲老人多達74人,呈逐年上升趨勢?,F在,巴馬 的百歲老人已達78人之多。1991年,國際自然醫(yī)學會宣布巴馬縣為“世界第五長壽之鄉(xiāng)”。
據介紹,巴馬壽鄉(xiāng)的長壽現象源遠流長。早在清朝嘉慶年間,嘉慶皇帝曾賦予當地一位142歲的瑤族老壽星一首七言絕句:“四朝雨露一身罩,煙霞養(yǎng)性同彭祖。道德傳心向老聃,花甲再周衍無極。”1898年11月,光緒皇帝欽命廣西提督學院為巴馬縣那桃鄉(xiāng)平林村長壽村民鄧誠才贈一塊“唯仁者壽”的壽匾,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。健康長壽四大奧秘
過去10年,中外研究人員從遺傳、地理、氣候、環(huán)境、飲食等諸多物質方面對巴馬的長壽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,發(fā)現巴馬人長壽的主要因素在四個方面: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環(huán)境;二是具有獨特的長壽食物;三是老人們堅持長期生產勞動;四是生活起居有規(guī)律,性格樂觀開朗。
巴馬縣境內多山,環(huán)境幽靜,空氣清新,由于山區(qū)日照時間相對要比平原少,所以山區(qū)居民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小,體細胞引起早衰甚至短命的情況也就比平原少。同時,這里的房屋建筑也符合居住衛(wèi)生的條件:兩層、朝南,上層住人,下層放雜物等。清潔、寬敞、通風、干爽、日照適宜,這些無疑對人體的健康長壽是大有好處的。
相關資訊
2023-11-21
2023-03-24
2023-03-24
2019-03-26
2018-03-12
2018-03-12

微信二維碼